top of page

創作,是我選擇的路

在這個充滿消費誘惑的時代,工藝往往被推向商品化的舞台,但我始終提醒自己:「創作」才是我品牌的主軸。


工藝,終究不是民生必需品。對我來說,商品只是傳播的媒介,而非目的。真正值得被留存長記的,是作品中所承載的文化價值與情感厚度。每一件創作,都是我與材料、技法、文化、當代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對話,它們不僅僅是「做出來的東西」,而是一段段觀察、感受、與思辨的累積。


我選擇以「創作」作為核心,目標放在美學表達與當代藝術語境的建立。這是一條面向精神需求的路,對應著那些在意文化價值、藝術內涵與永續理念的群體。我的收入來源,也因此以作品的收藏與展出為主軸。


商品與體驗,則扮演著傳播的角色。透過可接觸的文創商品與工藝體驗課程,讓更多人有機會走近傳統工藝,理解它的文化意涵。這是文化教育的入口,也是讓工藝從生活中被感知、被參與的橋樑。收入來自商品販售與課程,但它們的真正價值,是讓更多人願意開始認識、欣賞、參與文化保存的過程。


而在這背後,「研究」始終是我穩定而安靜的支撐。唯有不斷深入理解工藝的歷史脈絡、材料本質與文化語境,我才能在創作中找到自我定位的底氣。研究讓工藝不只是技法表現,而是文化思考的載體。這些研究逐步累積,未來也將透過出版、發表、策展與政策參與,延續成為更具影響力的文化資產。


對我而言,創作、商品體驗與研究,是一個滾動循環的整體。作品賦予工藝當代表達的深度,體驗讓文化進入更多人的日常,研究則持續為創作與教育提供厚實的養分。這是我對「吟遊文創」的定位與承諾。緩緩地,但穩穩地,走在文化工藝的永續之路上。


 陳立凡|吟遊文創

Comments


© 2023 Communicator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Studio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