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東方美為什麼療癒我?從留白到靜的感知倫理

在一次對談中,被問了一句話:「為什麼東方美會療癒你?」

這個提問讓我重新回望自己的創作,也整理了多年來我與這個文化結構之間的情感與感知關係。


我想,東方美學之所以療癒我,是因為它允許空白的存在。


留白不是退讓,是一種積極的作為

我一直很喜歡「留白」。它給我時間去感覺,像是一種沉默的善意,讓我在每一次創作、觀看與生活中,保有自己的話語權。


東方的美對我來說,不只是風格或形式,而是一種感官倫理:它如何對待觀看者、如何處理情緒的邊界、如何與世界共處。


我感受到的,是一種悠然、淡泊、靜定、無邊、至簡


有人說我喜歡的東方美像有點接近侘寂,但我覺得不全然。侘寂之美帶有一種關於消逝與哀傷的感知,而我追求的,是情緒的空白。


就像中國詩詞的意境:

畫面寡淡,但精神飽滿

語言簡約,但意涵綿長

可意會,無須言傳


在這裡,個人的感覺是極其重要的。



從何而來

古典根基|詩與畫的留白語法


從中國水墨繪畫的構圖方式與詩詞的「意會」經驗出發,這是一種以「不說破」來生成深層情感共鳴的技術。

詩詞、水墨中的「空語」、「虛位」、「未竟之意」讓個人感受得以被包容。


當代表現|東方美學的視覺再製與解構


張藝謀《英雄》是將傳統視覺邏輯以電影與劇場語言重新構築的典範。張藝謀以極端的單色美學與空間極簡,創造出類似水墨空間中的「精神性場域」。


當代延伸|混沌寧靜與內在映照的花卉語法


我的創作從路邊植物、到以絨花工藝所進行的抽象花卉創作,則進一步將這種「留白」與「含蓄」語法導入到材料與形式的探索中。作品在「不盛放、不華麗、不繁複」之中,讓觀眾回到觀看本身的寧靜狀態,在混沌中產生靜定。


結語|不說破的自由,靜默中的觀看

在這個資訊過剩、語言過滿的時代,我的創作用工藝、植物與留白,去打開一種不被命名的觀看。


對我而言,「東方美」不是風格詞彙,而是一種精神方法、一種時間感的重置、一種觀看與感受的倫理。


我所追求的「混沌中的寧靜」,是讓情緒、記憶與觀看者的自身,都可以在作品中被柔軟地容納—如同詩中未說的意,如同畫中未畫的處。


這樣的空白,是讓感受生長的所在。


陳立凡2018年至涵碧樓
陳立凡2018年至涵碧樓
陳立凡2018年至涵碧樓

留言


© 2023 Communicator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Studio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