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絨花、點翠、纏花是什麼?

作家相片: Liv ChenLiv Chen

已更新:2月23日

絨花工藝

北京絨花|深入搜尋蔡志偉老師

  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品。清代最為盛行。北京絨花製品,造型多樣,色彩鮮艷,紋路清晰,富於裝飾趣味。品種有頭飾絨花、絨鳥絨獸、節日飾品和絨製鳳冠等。產品除供應國內,還銷往國外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,聲譽遠揚。


揚州絨花|

  江蘇揚州傳統工藝品。相傳在清代已很興盛,製作精細。當時作坊眾多,每逢春日或清明遊春,人們爭相購買絨花戴於頭上作為裝飾。揚州絨花造型活潑玲瓏,色澤鮮豔優美,製作靈巧別緻,名揚中外。品種大致分玩賞和裝飾兩大類。各種裝飾用絨花,有插花、帽花、罩花、胸花和捧花等。生產上採用絨絹結合,以及聚苯乙烯等新材料,品種更為豐富。


南京絨花|深入搜尋趙樹憲老師

  江蘇著名工藝品。相傳明代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,清代康熙、乾隆時為期盛期。傳統產品也鬢頭花、胸花、帽花、罩花、戲劇花等。色彩以大紅、粉紅為主,中綠為輔、黃色作點綴。產品有各種鳥、獸、蟲、魚及卡通式人物等。

資料來源|李賢文(1995)。雄獅中國工藝美術辭典。台北市: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

點翠工藝

  金屬細工傳統技法之一。是應用翠鳥的毛羽,膠黏於金銀器上,以增加色彩效果,使之更加金碧耀眼。在工藝上要求貼得平整服貼,不露底。資料來源|李賢文(1995)。雄獅中國工藝美術辭典。台北市: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
  上圖為藏於北京故宮的清代点翠球梅紋頭花(故00071116-25/30),翠鳥毛羽的走向可見其精緻與講究的工藝手法,且翠鳥羽毛靈動的光澤更使工藝耀眼奪人。現因翠鳥在多處列為保護動物,因此出現許多替代翠鳥羽毛的工藝品,諸如使用其他鳥類羽毛、羽毛染色替代、以絨花工藝仿羽毛等等,在觀賞點翠作品時,不妨看看其材料種類為何。


纏花工藝 深入搜尋陳惠美老師

  纏花是一種結合了剪紙、編織和刺繡的工藝技術,其起源和發展,官方史料上並無相關記載,從部分地方志、民俗文化相關研究與耆老的口述,大致可以推論臺灣最晚在清領時期就已經有了纏花工藝,屬於一般的、地區性的民間工藝。

閩南|春仔花、吉花

閩南族群將纏花稱之為「春仔花」,一般用於婚嫁吉慶場合,尤其在婚嫁中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「春仔花」通常為3公分見方大小的紅花,婦女將之配戴於髮髻以示吉祥;傳統婚禮中,不同的身分會配戴不同樣式的花朵,常見的有百合花、石榴、龜、鹿等基本樣式。

客家|纏花

客家纏花是中壢、苗栗、新竹等北部地區客家聚落特有的工藝技術,以強調華麗的裝飾性為主,造型更是包羅萬象,舉凡昆蟲、飛禽及水族等,都是取材的對象,應用的層面也較「春仔花」更廣,包括婦女的髮髻和童帽上的裝飾,以及用於空間布置的燈飾及吊墜,最常見的則是做為典禮或祭祀中的彩線纏花供品,也就是「供花」。

資料來源|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


吟遊文創的永續工藝是什麼?
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3 Communicator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Studio

bottom of page